聚氨酯脱模剂在建筑保温板生产的优异表现探究 摘要 本文章聚焦聚氨酯脱模剂在建筑保温板生产中的应用,深入剖析其在提升生产效率、保障产品质量方面的作用机制。通过梳理聚氨酯脱模剂的类型、产品参数,结...
聚氨酯脱模剂在建筑保温板生产的优异表现探究
摘要
本文章聚焦聚氨酯脱模剂在建筑保温板生产中的应用,深入剖析其在提升生产效率、保障产品质量方面的作用机制。通过梳理聚氨酯脱模剂的类型、产品参数,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与实际生产案例,详细阐述其在建筑保温板生产过程中的优异表现,为行业合理选择和使用脱模剂提供全面参考。
引言
在建筑行业中,聚氨酯保温板凭借出色的保温隔热性能、较高的强度以及良好的防水性,成为建筑节能领域的重要材料 。在聚氨酯保温板的生产过程中,脱模环节是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关键步骤。聚氨酯脱模剂作为辅助材料,能够有效避免保温板与模具粘连,使保温板顺利脱模,同时不影响保温板表面质量和后续加工性能 。随着建筑行业对保温板质量和生产效率要求的不断提高,聚氨酯脱模剂在建筑保温板生产中的作用愈发重要,深入探究其优异表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聚氨酯脱模剂的作用原理

物理隔离机制
聚氨酯脱模剂的核心作用原理是在模具表面与聚氨酯保温板之间形成一层隔离膜。当脱模剂均匀涂覆于模具表面后,其有效成分会附着在模具表面,形成连续且稳定的薄膜。这层薄膜能够阻隔聚氨酯材料与模具的直接接触,从而在保温板固化成型后,凭借薄膜的低表面能特性,降低保温板与模具之间的粘附力,实现轻松脱模 。例如,硅酮类脱模剂通过硅氧键的低表面能特性,形成的隔离膜能够显著减少聚氨酯与模具的粘结 。
化学抑制作用
部分聚氨酯脱模剂还具备化学抑制作用。在聚氨酯的合成过程中,异氰酸酯与多元醇反应形成聚氨酯高分子。某些脱模剂成分能够与模具表面的活性基团发生化学反应,抑制聚氨酯分子与模具表面的化学键合,从而减少粘连现象 。这种化学抑制作用与物理隔离机制协同,进一步提升脱模效果,保障保温板的完整脱模和表面质量 。
聚氨酯脱模剂的类型及特点
硅酮类脱模剂
产品特性
硅酮类脱模剂是以聚硅氧烷为主要成分的脱模剂,是目前建筑保温板生产中应用较为广泛的类型之一。其具有极低的表面能,能够形成均匀、稳定的隔离膜,具有出色的脱模效果 。硅酮类脱模剂的耐热性良好,可在较高温度的生产环境下稳定发挥作用,适用于聚氨酯保温板生产过程中的高温固化工艺 。此外,该类脱模剂的成膜性佳,一次涂覆可多次使用,能够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其主要产品参数如下表 1 所示:
性能指标
|
参数值
|
外观
|
无色至淡黄色透明液体
|
密度(25℃,g/cm³)
|
0.95 – 1.05
|
固含量(%)
|
20 – 30
|
耐热温度(℃)
|
150 – 250
|
有效脱模次数
|
5 – 10 次
|
应用优势与局限性
在建筑保温板生产中,硅酮类脱模剂能够有效减少保温板与模具的粘连,使脱模后的保温板表面光滑平整,无脱模剂残留,不影响后续的粘结、涂装等加工工序 。然而,硅酮类脱模剂也存在一定局限性。由于其表面能过低,可能会导致保温板表面的二次加工(如粘结)困难,需要进行表面处理以增强表面活性 。此外,若使用不当,硅酮类脱模剂可能会在模具表面残留,影响模具的精度和使用寿命 。

氟素类脱模剂
性能特点
氟素类脱模剂以含氟聚合物为主要成分,具有比硅酮类脱模剂更低的表面能,脱模性能更为优异 。该类脱模剂的化学稳定性强,耐候性好,能够在恶劣的生产环境下保持稳定的脱模效果 。氟素类脱模剂还具有良好的抗污染性,不易吸附灰尘等杂质,有助于保持模具表面清洁 。其典型产品参数如下表 2 所示:
性能指标
|
参数值
|
外观
|
无色透明液体
|
密度(25℃,g/cm³)
|
1.2 – 1.4
|
固含量(%)
|
15 – 25
|
耐热温度(℃)
|
200 – 300
|
有效脱模次数
|
8 – 12 次
|
适用场景分析
在对保温板表面质量要求极高的建筑保温板生产中,氟素类脱模剂表现出色。其优异的脱模性能能够确保保温板表面无任何瑕疵,且脱模剂残留极少,无需进行复杂的表面处理即可进行后续加工 。例如,在高端建筑外墙保温板的生产中,使用氟素类脱模剂能够满足严格的质量标准 。但氟素类脱模剂价格相对较高,限制了其在一些对成本敏感的生产场景中的广泛应用 。

有机高分子类脱模剂
作用原理与性能
有机高分子类脱模剂主要由聚乙烯醇、聚乙二醇等高分子材料组成。其作用原理是通过高分子材料在模具表面形成吸附膜,利用高分子链的空间位阻效应实现脱模 。该类脱模剂的优点是与聚氨酯材料的相容性较好,不会对保温板的性能产生不良影响 。有机高分子类脱模剂的价格相对较低,适用于对成本控制较为严格的生产场景 。其部分性能参数如下表 3 所示:
性能指标
|
参数值
|
外观
|
白色至浅黄色粘稠液体
|
密度(25℃,g/cm³)
|
1.0 – 1.2
|
固含量(%)
|
10 – 20
|
耐热温度(℃)
|
80 – 120
|
有效脱模次数
|
3 – 5 次
|
应用中的优缺点
在建筑保温板生产中,有机高分子类脱模剂能够满足基本的脱模需求,且不会对保温板的物理化学性能产生明显影响 。然而,该类脱模剂的耐热性较差,在高温固化工艺中脱模效果不稳定,且有效脱模次数较少,需要频繁涂覆,影响生产效率 。
聚氨酯脱模剂在建筑保温板生产中的优异表现
提升生产效率
通过合理选用聚氨酯脱模剂,能够显著缩短脱模时间,提高建筑保温板的生产效率 。以某建筑保温板生产企业为例,在采用硅酮类脱模剂后,脱模时间由原来的平均 5 分钟缩短至 2 分钟,单个模具的日产量提高了 40% 。这是因为优质的脱模剂能够有效降低保温板与模具之间的粘附力,减少脱模过程中的阻力,使保温板能够快速、顺利地从模具中脱离 。同时,一些脱模剂具有长效性,一次涂覆可多次使用,减少了涂覆脱模剂的时间成本,进一步提升了生产效率 。
保障产品质量
表面质量优化
聚氨酯脱模剂能够有效避免保温板在脱模过程中出现表面划伤、撕裂、变形等缺陷,保障保温板的表面质量 。在使用氟素类脱模剂的生产案例中,脱模后的保温板表面平整光滑,无任何脱模剂残留和瑕疵,表面粗糙度仅为 Ra 0.5μm,远低于未使用脱模剂或使用劣质脱模剂的保温板 。良好的表面质量不仅提升了保温板的外观品质,还为后续的粘结、涂装等加工工序提供了有利条件,确保保温板能够更好地与其他建筑材料结合,提高建筑的整体性能 。
尺寸精度保证
精确的尺寸是建筑保温板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聚氨酯脱模剂能够使保温板在脱模过程中保持原有形状,避免因粘连、拉扯等原因导致的尺寸偏差 。实验数据表明,使用合适的脱模剂后,保温板的尺寸偏差可控制在 ±1mm 以内,而未使用脱模剂的保温板尺寸偏差可能达到 ±3mm 以上 。在建筑保温板的安装过程中,精确的尺寸能够确保保温板之间的拼接紧密,减少热量传递,提高保温隔热效果 。
降低生产成本
虽然优质的聚氨酯脱模剂可能具有一定的采购成本,但从整体生产过程来看,其能够通过多种方式降低生产成本 。一方面,高效的脱模剂可以减少因脱模困难导致的保温板废品率。例如,某企业在更换脱模剂后,保温板的废品率从原来的 8% 降低至 3%,显著减少了原材料的浪费 。另一方面,部分脱模剂的长效性和可重复使用性,降低了脱模剂的使用量和涂覆频率,减少了人工成本和材料成本 。此外,良好的脱模效果能够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降低模具的维修和更换成本 。
聚氨酯脱模剂的选择与使用策略
根据生产工艺选择
不同的建筑保温板生产工艺对脱模剂的要求不同。对于高温固化工艺,应选择耐热性好的脱模剂,如硅酮类或氟素类脱模剂;而对于常温固化工艺,有机高分子类脱模剂可能就能够满足需求 。如果生产过程中需要频繁脱模,应选择有效脱模次数多、长效性好的脱模剂,以减少涂覆次数,提高生产效率 。
考虑产品质量要求
若生产的建筑保温板对表面质量要求极高,如用于高端建筑外墙装饰的保温板,应优先选择脱模效果优异、残留少的氟素类脱模剂 。对于一般建筑保温板,在满足基本脱模要求的前提下,可以选择成本较低的有机高分子类脱模剂 。同时,还需考虑脱模剂对保温板后续加工性能的影响,确保脱模剂不会影响保温板与其他材料的粘结、涂装等工艺 。
正确的使用方法
在使用聚氨酯脱模剂时,正确的使用方法至关重要。首先,需要确保模具表面清洁、干燥,无油污、灰尘等杂质,以保证脱模剂能够均匀附着在模具表面 。其次,应根据脱模剂的类型和产品说明,采用合适的涂覆方式,如喷涂、刷涂或浸涂等,并控制好涂覆量,避免涂覆过多或过少影响脱模效果 。此外,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脱模剂的储存条件,避免因储存不当导致脱模剂失效 。
结论
聚氨酯脱模剂在建筑保温板生产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提升生产效率、保障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展现出优异表现 。不同类型的脱模剂具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场景,在实际生产中,需要根据生产工艺、产品质量要求等因素合理选择和使用脱模剂 。随着建筑行业对保温板质量和生产效率要求的不断提高,未来对聚氨酯脱模剂的性能和应用研究将不断深入,有望开发出更加高效、环保、多功能的脱模剂产品,进一步推动建筑保温板生产行业的发展 。
参考文献
[1] 聚氨酯保温板在建筑节能中的应用 [J]. 新型建筑材料,2022, 49 (7): 112 – 115.
[2] 脱模剂的作用原理及应用 [J]. 塑料助剂,2021, (3): 15 – 19.
[3] Silicone – based Release Agents for Polyurethane Foam Molding [J].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 2020, 137 (41): 49523 – 49532.
[4] Fluorinated Release Agents: 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s in Building Material Production [J].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2019, 212: 876 – 883.
[5] 有机高分子类脱模剂在聚氨酯制品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J]. 聚氨酯工业,2018, 33 (4): 35 – 38.